2025年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
美术学科密卷(二)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
1.【答案】C
【格木解析】书法的三要素通常指的是笔法(书写时的用笔方法)、结构(字体的构造布局)和章法(整幅作品的布局安排)。
2.【答案】A
【格木解析】《丧乱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书法自然流畅,气韵生动,尤其在晚年,他的行书作品更加炉火纯青,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丧乱帖》正是他晚年行书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苍劲有力的笔力。
3.【答案】D
【格木解析】层层叠加法是油画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法,通过多次叠加颜料来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细腻的光影效果。
4.【答案】C
【格木解析】艺术设计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根据题目中提到的“所占据的空间状态”,我们可以将艺术设计分为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服装设计在这个问题的语境下,它通常不被归类为根据“所占据的空间状态”来划分的艺术设计类型,更多地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它结合了美学、材料学、工艺学等多个方面。
5.【答案】C
【格木解析】黑体:黑体字体通常具有粗壮、醒目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板报标题设计,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答案】A
【格木解析】《胆巴碑》是赵孟頫晚年的楷书代表作。这部作品用笔圆润流畅,结构严谨,法度森然,充分体现了赵孟頫“复古”的思想和圆润流畅的书法风格。赵孟頫在书法上主张回归二王的传统,他的作品往往结构严谨而又不失灵动,是元代书法的杰出代表。
7.【答案】C
【格木解析】阳剪是通过剪去轮廓线内外的纸,只保留构成物体形状的线条(即造型的线),从而创造出一种镂空的艺术效果。这种技巧使得剪纸作品看起来更加精细和立体。
8.【答案】B
【格木解析】米隆是古希腊雕塑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刻理解和动态平衡感的出色掌握而著称。他的作品《掷铁饼者》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该作品以生动的动作和完美的平衡感展现了运动员的力量和美感。
9.【答案】D
【格木解析】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期,扬州地区出现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个性表达的画家群体,被称为“扬州八怪”。他们强调个性、注重笔墨情趣和意境表达,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个选项准确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绘画的一个重要发展特征。
10.【答案】B
【格木解析】在美术教学评价中,过程导向评价强调对学生创作过程的全面考察,包括思考、探索和努力等,而不仅仅是最终的作品成果。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创造力发展。
11.【答案】B
【格木解析】在美术教学中,创新策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打破常规,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
12.【答案】C
【格木解析】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艺术课程应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融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13.【答案】B
【格木解析】在美术教学评价中,采用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作品成果,还重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创新思维、艺术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14.【答案】B
【格木解析】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写生,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变化,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色彩对比原理的一种实践方式,这主要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种活动强调通过直接的视觉体验和艺术创作来加深学生对艺术原理的理解。
15.【答案】A
【格木解析】这种方法是通过直接展示和解释某种技能或知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展示了经典的风景画作品,并解释了其中的技法特点,符合直观演示法的定义。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5分)
16.【格木解析】
(1)此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这一美术学习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设计、制作等一系列活动,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美术作品,同时培养合作与表达能力。李老师组织的剪纸小组活动,正是要求学生通过合作设计并制作出剪纸作品,符合“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特点。
(2)李老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学生小组讨论时,李老师选择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没有积极参与其中,导致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方向不明确、意见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最终作品的质量。
其次,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李老师过于注重作品的最终效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给出的评价往往过于笼统和模糊,缺乏具体的改进建议,让学生无法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针对这些不足,我会给李老师以下建议:
在学生小组讨论时,李老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明确讨论方向,协调小组内的意见分歧,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有一个清晰的设计方案。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李老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建议。例如,可以指出学生在构思、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意和表达,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15分)
17.【格木解析】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能够观察到纸板及条纹纹理的独特美感,体会不同纹理带来的视觉感受和情感联想,提升对自然材料和再生物品的认识。
艺术表现:掌握利用箱板进行镂刻、撕剪、画、印等基本艺术表现手法,并运用技巧创作出具有独特纹理和层次感的作品。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创意实践: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实践操作,将箱板上的纹理变化巧妙地融入个人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反复尝试,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化理解:认识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是一种环保行为,提高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镂刻、撕剪、画、印等多种艺术手法并进行创作,大胆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和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深入挖掘箱板纹理的美感,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 2 小题,17 题 10 分,18 题 15 分,共25分)
18.【格木解析】略。
19.【格木解析】略。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可以获取更多备考资料,欢迎加入 湖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709769401
一手招考信息 海量备考干货
扫码关注“格木教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