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参考答案】
1.B【解析】改造自然界是实践,人的智力的发展即人的认识的发展,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恰恰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B【解析】“从群众中来”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到群众中去”体现的是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因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论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原理,本题选择B选项。
3.A【解析】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故A选项正确;哲学的研究范围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等,故BC选项错误;世界观虽然是人人均有,但是前提是物质的刺激和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自发的,故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4.C【解析】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抽象层面上实践是实际情况,为确定的;具体层面上,实践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节点的情况,都不一样,为不确定的。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5.A【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地球的状况不仅仅和过去有关,而且还和未来有关。说明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6.A【解析】将物质形态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的是朴素唯物主义,代表观点有:“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7.D【解析】质量互变规律强调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即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到质变,其对应的方法论是坚持适度原则,要防微杜渐。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8.A【解析】其他动物之所以逃走,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老虎,并不是看到了狐狸,即“狐假虎威”本质是动物害怕老虎,现象是百兽看到狐狸和老虎都走了,但狐狸假称看到它,百兽才被吓走,属于只看到现象而忽略了本质。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9.C【解析】意识的产生经过了三个关键的环节,在整个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环节的是劳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0.B【解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11.C【解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用片面、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是错误的,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2.C【解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意味着既要重视理论的学习,又要重视实践的落实,而且要把理论用到指导实践的活动中去,用实践去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3.C【解析】题中是对“文盲”定义的变化明显是根据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体现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4.A【解析】人口的增长会带来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而引发环境的恶劣,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是必然存在的。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15.C【解析】“把节能习惯当作新能源”是强调“习惯”的重要性,即因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在物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节能环保的正确意识有利于可持续社会的建设。因此本题选项C选项。
16.D【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可以被创造,也不可以被消灭,但是人类可以充分利用规律,由于重力作用,“水往低处流”是规律,但是可以创造条件让“水往高处流”,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17.A【解析】题目中提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居安思危、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造性开展工作”正说明了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创造条件来开展工作。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18.B【解析】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意识的支配下,能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引起自然物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自然物的具体形态的变化。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9.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其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0.D【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属于“物质”层面,题中之意是指意识对于物质重要的反作用。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1.A【解析】“只有光明和爱心才能驱走黑暗和仇恨”,说明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22.A【解析】“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选项中只有A选项表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23.A【解析】消灭麻雀的做法只是看到麻雀吃粮食,没有看到麻雀消灭害虫,因此用的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可以获取更多备考资料,欢迎加入 湖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709769401
一手招考信息 海量备考干货
扫码关注“格木教育”微信公众号